環(huán)保新聞 |
環(huán)保要聞 東莞粉塵處理行業(yè)經驗解析粉塵通常有哪些種類 在某些情況下,通常很難區(qū)分粉塵、煙、飛灰、黑煙等微小固體顆粒豈容膠的界限。根據我國的習慣,一般將治金過程和化學過程中現場的固體顆粒氣溶膠稱為煙塵;將燃料燃燒過程中產生的飛灰和黑煙在不需區(qū)分時也成為煙塵。其他情況以及泛指小固體顆粒的氣溶膠時,通稱為粉塵。
從大氣的污染控制的角度來講,安裝氣溶膠的來源和物理性質,可將其分為如下幾種。 粉塵,一般指懸浮于氣體介質中的微小固體顆粒,在重力作用下沉降,但在一段時間(甚至相當長時間)內能保持懸浮狀態(tài)。它通常是由固體物質的破碎、研磨、分級、輸送等機械過程,或土壤、巖石的風化等自然過程形成的。顆粒的形狀往往不規(guī)則。顆粒的尺寸范圍一般為1~200um左右。屬于粉塵類的大氣污染物種類很多,例如黏土粉塵、石英粉塵、煤粉、水泥粉塵、各種金屬粉塵等。 煙:一般指有治金過程形成的固體顆粒的氣溶膠。它是由溶融物質揮發(fā)后生成的氣態(tài)物質在冷凝后產生的,在生成過程中是伴有如氧化反應之類的化學反應。煙顆粒的尺寸很小,一般為0.01~1um左右。演的產生較為普遍,如有色金屬治煉過程中產生的氧化鉛煙、氧化鋅煙、在核燃料后處理廠中的氧化鈣煙等都屬于此類情況。 飛灰:一般指隨燃料燃燒產生的煙氣所排出的分散較細的灰。 黑煙:一般指由燃料燃燒產生的能見氣溶膠。 霧:指氣體中液滴懸浮的總體。在氣象中指造成能見度小于1km的小水滴懸浮體。在工程中,霧一般泛指小液體粒子懸浮體,它可能是由于液體蒸汽的凝結、液體的霧化及化學反應等過程形成的,如水霧、酸霧等。 在我國的《環(huán)境空氣質量標準》(GB3095-2012)中,還根據粉塵顆粒的大小分為總懸浮顆粒物,能懸浮于空中,空氣動力學當量直徑≤100um的顆粒物)、可吸入顆粒,能懸浮于空中,空氣動力學當量直徑≤10um的顆粒物)和細顆粒物,能懸浮于空中,空氣動力學當量直徑≤的顆粒物。 相關信息 |